接生、逛展、打网球……百岁老人的“新潮”生活,比Z世代还精彩
吕娆炜
2024-02-05 10:33:52
如果能活到100岁,你将如何规划人生?

前言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百岁老人数量约有11.9万,平均每10万人里才有8位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的概念,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都很陌生,此前也鲜有影视作品深入挖掘他们的生活状态和日常喜好。站在银发经济快速发展、内容需求不断增加的节点上,湖南卫视、芒果TV、龙韵股份联合出品纪实节目《人生一万年》,以百岁老人的生活状态启迪观众,塑造健康积极的老龄观。

节目播出后CSM全国网排名同时段省级卫视非剧类节目第1,观众规模达4500万人。与此同时,在《人生一万年》受众画像中,50后及以上年龄段观众收视率达0.46,份额0.98%,明显高于其它年龄段群体,观众占比达33.3%。

图片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98岁的丁奶奶,定期会和老年球友相约打网球;103岁的林奶奶,有着50多年的接生经验,是村里最老的接生员;101岁的王爷爷,最大的爱好是画画,偶尔还会和家人一起逛美术馆、看画展……在《人生一万年》中,观众看到了一幅幅生动的百岁老人画像,在很多人眼中,他们的日常工作和兴趣生活比一些Z世代都更精彩。

在老龄化趋势不断加深的当下,银发节目应该如何展现老年人的真实状态,当下影视内容又该如何乘上银发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与老年题材有机结合,吸引全社会的关注?

为此AgeClub与《人生一万年》制片人、总策划冯奇进行对话,与他一起探讨《人生一万年》的幕后制作历程,以及老年影视内容的未来发展空间。

PART 01

寻找“万里挑一”的长寿老人

探究生命终极状态

1.AgeClub:请您介绍下制作《人生一万年》这档节目的初衷和灵感来源是什么?是什么因素驱使您决定去拍摄百岁老人这一群体?

冯奇:制作这档节目的初衷主要来源于两方面:

第一方面,我的家乡小镇名字叫“长寿镇”,所以我的基因里面对长寿这个概念本身就很好奇。我们镇上流传着一个带有传说色彩的故事,讲的是一位长寿老人活了180岁。

正是因为我浸染在这样一种长寿氛围里,这个小镇上随处可见都是和“长寿”相关的元素,比如“长寿饭店”、“长寿大道”等等,对于创作者来说,这可能是刻在基因里的。我之前做记者的时候也拍摄过一些长寿老人的题材,所以一直以来都想做跟长寿相关的节目。

第二方面,我觉得人的理想寿命大概是100岁多一点,包括我们节目采访的最大年纪的老人也就是110岁。所以我想看看百岁老人的生命状态,人活到100岁会是什么样子,以此带给观众一些新的思考。

另外还有一个小插曲,大概两年前的一天早上,我产生一个念头想要拍100位百岁老人,节目的名字也是因此得来,这100位百岁老人加起来是一万岁,所以我们节目的名字就叫《人生一万年》。

图片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2.AgeClub:节目中选择的拍摄对象跟我们传统认知中的高龄老人不太一样,他们有很旺盛的活力,会自己买菜做饭,还会运动打球,尝试各种新鲜的事物,节目选择拍摄对象的标准是什么?

冯奇:我国百岁老人数量大概有11.9万,我们的节目约等于万里挑一。而在实际调研过程中,一些百岁老人可能已经去世了,所以能够调研选择的人数其实很少。

我们选人的标准,首先是需要老人有一定的行动能力,第二是他们的表达能力没有障碍,然后我们也选取了一些独特的老人。

比如第一期的郭法义爷爷,他已经105岁了,但每天都还在学习,而且把自己的人生规划到了123岁,不断反问自己,接下来应该学什么好,这就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榜样。包括我们节目里还有一位102岁的老人,她至今每天还在工作,坚持写作,展现出把生命的余热发挥到极致的状态。

我们在挑选百岁老人的时候,除了技能之外,肯定还是希望他具有一些独特性。无论老人是在田园生活,还是在家中和家人一起生活,我们希望他的个性、家庭氛围、与子女的相处方式等等,能够被我们的镜头提炼出来。对于观众而言,能让大家看到这个故事或者这个人物之后,基于他百岁的生活状态,引发一些新的思考和启迪,这是我们选人的标准。

3.AgeClub:在选择拍摄对象后,是怎么跟这些老人建立联系的?

冯奇:老人们其实都很亲切,和我们去采访其他群体时会不一样,到了百岁这个节点,他们不会那么在意镜头的拍摄,所以我们比较顺利就和老人建立了联系。

另外我们每一期摄制组大约有15个人,但是真正能够跟着百岁老人的只有导演和摄像师,其他所有人都在外围,这样就减少了对老人的干扰,不会分散他的精力。

我们让他的专注度更多地停留在跟镜头和导演的沟通上,这样其实也是跟观众的一种沟通。

图片

(图片来源:节目截图)

4.AgeClub:在拍摄时,可能会遇到有的老人身体状态会有些吃力,在面对这种情况时,事先有怎样的方案?

冯奇:首先是完全根据老人的生活轨迹来。我们节目没有任何场景上大的调度,简单来讲就是他昨天干了什么,我们今天来拍他,他依然做该做的事情就好了,按照老人的生活轨迹来,不去打扰他。

第二就是确保老人有足够的休息。很多老人听说有摄制组来拍摄,包括老人自己和家人在内都很激动。对此我们会跟他们做好工作,也会有同事跟他们家人保持沟通。

我们在正式拍摄前总共有三次对接:

第一次会到他们家里去做调研,做完调研之后跟家人和他本人已经建立了信任感;

第二次会到他家里沟通一些拍摄的细节,包括跟老人聊天互动,甚至一起吃饭;

第三次正式去拍摄的时候,自然而然会和老人建立一种熟悉的关系。

PART 02

结合纪录片+真人秀模式

冲破银发题材刻板印象

5.AgeClub:节目在筹备阶段做了哪些工作?制作团队的规模和分工是怎样的?

冯奇:我们是从2023年的2月份开始启动,首先是进行题材调研,这个过程大概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后续针对每一个人物和每一集又会有单独的调研。关于题材调研,我们进行了大量的采访,最终发现大家对于百岁老人这个题材都很感兴趣,基于此我们就开始了正式的启动。

我们的团队分了几个核心的工种:

第一个是题材组,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跟各个城市宣传部门、文旅部门和民政部门取得联系,同时也在当地的媒体上进行线索搜集。在搜寻到这些百岁老人后,我们就逐一去跟对方家庭建立联系,了解老人状况和生平故事,看一些老人的照片和视频,去进行详细调查。

第二个是前期的导演团队,我们的导演团队主要由两方面构成。一个是纪录片的导演,因为我们节目追求的是“纪实的手法、综艺的策划和电影的质感”,当时是这么去定义这个节目。

另外还有一些导演来自综艺团队。在真实记录的基础上,我们又带有一些策划的意识和策划的手法,让内容可看性加强,目的是让更多人看到和喜爱。

过去一旦涉及到70岁以上的银发题材,都有一种暮气沉沉的气息,观众也被这种刻板印象先入为主了。事实上老人享受的阳光、呼吸的空气跟其他人是一样的,我们不需要加一层滤镜去看待。

也是基于此,我们有意去截取一些健康幸福的长寿老人的状态,让大家看到其实百岁老人也可以活出精彩。

另外我们的摄像团队也同时使用了纪录片和真人秀的摄像。为了不让老人产生一种紧张感,我们用纪实跟拍和综艺的形式,让他们处于一种自然的生活状态里。

图片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6.AgeClub:在筹备制作和拍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阻碍和挑战?是如何解决的?

冯奇:最大的挑战首先是选题的偏差。中国很多地方都有“长寿之乡”的称号,但是不同地方对于“长寿之乡”的评判标准又不同,有的地方是根据整体的年龄去评估,比如70岁或者80岁以上的人口有多少。

我们去找“长寿之乡”时,发现很多“长寿之乡”并没有太多的百岁老人,或者说百岁老人状态不太好。团队需要像大海捞针一般在全国这么多城市里进行搜集,因为没有一个信息系统能让我们知道哪个地方的百岁老人是最多的,这是早期遇到的一个主要阻碍。

第二个最大的挑战在于,对于百岁老人而言,他们的精力无法支撑参加综艺或者电影等形式的拍摄,所以我们选择纪实的手法来做。因为人的一生总是有终点,一些百岁老人的状态和生命力是比较弱的,所以他们的状态也是影响我们拍摄的主要因素。

7.AgeClub:在您看来这档节目最大的受众是谁?您希望哪些人群能够看到并传播这档节目?

冯奇: 第一类受众人群我们希望是一些刚刚60多岁的银发人群。这类人从繁重的工作甚至是家庭身份中脱离后,可能还没有找到退休之后新的生活状态,相对没有目标感,能够通过节目给他们一些启发。就好比前一段时间,有一个70岁左右的朋友看到这个节目告诉我说:“我觉得我还很有希望。”

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一些55岁以下的中年甚至年轻人群能够看到这档节目。通过观看这些百岁老人的生活状态,就好像提前去看了别人的人生答卷,同时也可以激励他们尽早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正如我们节目片头旁白所讲的:假如你能活到100岁的话,接下来你怎么去规划自己的人生?

图片

(图片来源:节目截图)

8.AgeClub:节目在上线前做了哪些宣发的工作,后续播出过程中有哪些相应的宣发策略?

冯奇:我们节目有一个优势,就是这个项目是由汪涵发起,我在跟他聊的时候他也对这个题材产生了很大兴趣。节目宣发的核心是以平台的宣发和我们的账号推广为主,平台方包括湖南卫视、芒果TV也给了我们不错的推荐位和渠道资源。

另外我们节目《人生一万年》自己也有一个账号,会把一些节目的内容进行二创,包括将节目和拍摄过程中的一些素材进行整理,在节目播出过程中陆续发布。

PART 03

未来将持续探索银发内容

老年文娱影视赛道将迎来爆发期

9.AgeClub:制作这类银发题材的节目,跟其他类型题材节目相比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冯奇:核心的区别在于人,我们节目被誉为“全国嘉宾准入门槛最高的节目”,所以一切流量在这里都不及生命的厚度。

当然我们拍摄和制作时其实也用了一种相对年轻的视角,去拉近和百岁老人的距离。比如我们所有的配音解说词里都没有用“您”这个称呼,而是用“你”,我们希望和老人间是一种朋友对话的感觉,没有去刻意凸显身份间的差异。

我们会提前跟导演和策划人员去沟通,怎么去更好展示百岁老人,以及怎么用更年轻的语态去呈现百岁老人。所以你可以在节目里看到,有老人在用VR眼镜,有人在玩遥控汽车,包括整个视觉上我们也都用的是相对明亮简洁的风格。

图片

(图片来源:节目截图)

10.AgeClub:节目一开始就有提到,现在社会的老龄化趋势在不断加深,在这种趋势下影视内容应该怎么去发挥正面作用,去推动社会关注银发人群?

冯奇:德鲁克有一句话讲的很好:一个社会问题就是一个商业机会,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背后就是一个重大的商业机会。

在我的理解里,一个社会问题背后就是一个内容机会,或者说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背后就是一个重大的内容机会。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未来去关注这样的社会变化,去做银发题材,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对于我们来讲,首先当然不能像一些自媒体一样去窥探一些极其贫困或者极其悲惨的老人的人生,让观众产生所谓的悲悯之心,那些内容是用一种猎奇的角度去打动观众。

真正好的作品首先一定是符合真善美的,需要足够真实和真诚,要呈现出一种美好的状态。就像我们节目的slogan所说的“你的人生就是一个奇迹”,我们要从影视内容的角度让老人对于人生的大结局篇章充满期待和向往。

11.AgeClub:与目前不断增长的老龄人口相比,市场上真正面向银发人群的影视节目还相对较少,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冯奇:首先跟人们“怕老”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之前的影视作品在呈现银发人群的时候相对比较消极,大家也不太敢去做这样的题材,包括很多品牌也都是主打年轻受众。

但其实真正具有财富积累和消费能力的还是中老年人,对于影视内容而言,在创作上可能总是会有一些滞后。未来大家的观念慢慢建立起来后,我觉得老年影视文娱行业会迎来一个快速的发展,可能未来几年会有一个爆发期。所以我们也是想借助这个趋势去生产更多老年题材作品,去填补市场空白。

图片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12.AgeClub:在“百岁老人”这一切入点外,您觉得银发节目还有哪些主题和类型可以探索?

冯奇: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围绕老年题材的创意和策划案,接下来会有更多项目落地。比如后续我们会做一个跟银发运动相关的节目《春夏秋冬运动吧》。

我们之所以会选择做银发运动这个选题,主要还是因为目前国内老人的运动意识不太强,导致他们在年老的时候身体机能不太好,而且很多老人过去的运动方式不太科学,不怎么做肌肉和心肺功能的训练。

如果常年保持运动,对于老人而言生命状态会更好一些,我们也希望帮助更多的银发人群实现科学的运动方式,让他们优雅和健康地老去。

除此之外,我们还会有其他一些策划,会从不同的切口去呈现银发人群。

13.AgeClub:您个人在制作这档节目后,对银发人群产生了哪些新的认识?

冯奇:在做完这个题材后,我觉得可能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老年人。我们其实是在同一个生命轨迹里,需要把年龄标签去掉,才能够完整看到这个人。因为你一旦说他是老年人,就会莫名对他增加一层滤镜,所以我也是希望之后继续做其他项目时,大家能够不戴有色眼镜去看待老年人。

另外一个最大的收获是,我觉得自己重新学会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假如人的一生有100岁,减掉我今年41岁,其实我只剩下59年,那我就肯定要重新规划和思考,我之后的岁月应该怎么过。可能我会工作到80岁,那么还剩下39年的工作时间,这其中又该怎么规划,我们也是希望通过这档节目能够让观众获得启迪。

-END-

本文来源公众号“ ”,AgeClub经授权发布,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AgeClub立场。

用户头像
发表文章23篇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