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闻晨报(ID:shxwcb)
作者:吴繁 潘文
10时5分,在上海浦东灵岩南路杨思路公交站旁,71岁的王大伯远远看到一部红色顶灯的黄色出租车,赶紧伸手扬招。看到出租车驶近、停下,用不来叫车软件、只会扬招的王大伯坐上车后,连连感叹叫车难,“总算叫到车了,前面拦了两部车都没停”。
强生出租车驾驶员郁俊雷对王大伯说:“以后您看到我们这种红色顶灯、黄颜色的车就放心招手,我们肯定停的。”
安心巡游出租车推出后,能否破解“扬招难”?近日,记者跟随驾驶员郁俊雷出车寻找答案。和普通巡游车相比,安心巡游车更易识别,“扬招必停”承诺受到老年乘客点赞,但短期内因为投放量有限、巡游车特性等,破局还需不断探索。
上午9点半,记者跟随郁俊雷开着“吉祥黄”颜色的新车,从强生“安心巡游车队”发车仪式暨进博冲刺动员会现场缓缓驶出,开始巡游接单。
和其他普通出租车不同的是,这支安心巡游车队只承接路面扬招、62580000电调和来自强生62580平台的订单,不承接第三方平台业务。
在路上转了10分钟左右,郁俊雷接到了一个来自强生62580平台的订单。送完乘客后不久,他就看到了在路边招手叫车的王大伯。
“到闵驰二路。”出租车停下后,王大伯说了目的地。当天上午,他和北京来的亲朋好友一起来灵岩南路杨思路附近逛农贸市场,打算叫车回去时,却遇上了“扬招难”。
等了10多分钟,连招两部出租都失败的他,担心耽误后面行程有些着急。王大伯平时外出叫车都是扬招,或者找小区里的熟人帮忙,然后支付车费,有时别人也比较忙。他表示,这次等候时间不算长,有时候半天也扬招不到车。
对于如今的“扬招难”,开了20年出租车的郁俊雷也深有感触,而且在路边扬招叫车的人群多为老年人。他告诉王大伯,“以后您看到这个黄颜色的车,红顶灯,您招手肯定停的”。
他还告诉王大伯,除了扬招,还可以打62580000电话叫车。王大伯重复念了几遍后表示“记住了”,下次打算试试电话叫车。
采访中,记者发现老人扬招叫车难的情况并不少见。
70多岁的应阿姨平时外出时,大多乘坐公交或者地铁,有时去医院或者拎着重物时也需要叫车,但常常叫不到。有次她在路边等了大概半小时,换了好几个上车点,还是没等到车,最后只能拎着重物去找了公交站,坐公交回去。
龚大伯知道“扬招难”,现在已经很少在路边招手叫车,有时外出时会让儿子帮他叫网约车。后来小区里装了一键叫车智慧屏,他有时也会通过智慧屏叫车。
很多老年人在路边叫车时,看到出租车就会招手,但常常遇到“不停车”的情况,要么是车内已经有人了,要么是已经接了平台单等。
一辆辆出租车驶过,老人越等越着急,甚至一提起“扬招”就想到“叫车难”,慢慢地不敢在路边叫车。
为了让市民乘客“扬招打车”变得更加便捷,也为了更好地全力服务好第六届进博会,强生“安心巡游车队”也想了不少办法。
如何让人远远看一眼,就能识别出主要接扬招的出租车?安心巡游车队从里到外进行了“大换装”。
车队使用的是上汽荣威EI5新车型,外观颜色选用强生“吉祥黄”,具有高辨识度,更加靓丽吸睛,明显区别于面上其他强生出租车。
车身上,设有“扬招必停”标识和62580000服务热线标识,同时100辆新车均配置了上世纪80年代的“红顶灯”。
车队驾驶员穿着量身定制的新中式统一识别服,由强生出租优秀驾驶员以及有爱心和责任心的党员、劳模、标兵等驾驶员组成,都经过严格培训,且考试合格方可上岗。
车内除了DVR、服务屏等车载智能设备,还配备了纸巾、急救包等便民用品,以备乘客不时之需。
安心巡游的出租车容易识别了,但短期内投放量还达不到需求。不仅是因为车子数量有限,还和巡游车的特性有关。
“巡游车接单,不论是司机,还是对乘客,可以说是看运气。有时候我们就隔着一条街,但不知道有乘客在那里等车,不转过去看不到,就接不到了。” 郁俊雷说。
也因此,有老年人表示,主要接扬招的出租车很好,但一百辆车子投入到上海街头,就基本看不到了,扬招还是会比较难。首批乘坐安心巡游出租车的王大伯也建议,希望之后能有更多主要接扬招的出租车。
对此,强生交通旗下强生出租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钟智刚表示:“本次投运的‘强生安心巡游车队’规模为100辆,后续根据市场运营情况等将逐步扩大,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经过市场的检验,将尽可能扩大安心巡游车队。”
也有出租车驾驶员说,扬招单相对较少,有时一天只碰到一两单,接更多平台单才能“活下去”,同时平台也有相关“考核”,有时就顾不上扬招单了。
如何吸引更多驾驶员做到“扬招必停”?强生安心巡游车队取消了份子钱,驾驶员收入由保底收入、营运考核、绩效考核和营收提成组成。同时车队实行优胜劣汰的考核奖励机制,对于服务安全不达标的驾驶员,将予以淘汰。
此前,郁俊雷开其他强生出租车时,会接第三方平台订单,也会接扬招和电调单等。一天下来,总共20多单,其中一般包括三四单扬招单和四五单临时电调单,扬招的有八成是老年人。“以前每天起来就会面对份子钱的压力,现在压力小了。”
对老年人来说,是否还有更有效的叫车方式?郁俊雷想了想表示,可以通过62580000电话叫车,既可以提前预约,也可以临时叫车,相对来说提前预约更稳妥些。同时现在很多小区都设置了一键叫车智慧屏,也可以通过智慧屏叫车。
加入安心巡游车队后,郁俊雷打算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早高峰时多去住宅区门口看看,中午到商务区、办公区,平峰的时候去地铁站等地方转转,这些都是扬招需求比较大的地段。
将王大伯送到浦江镇后,郁俊雷就朝着人民广场驶去,“那边出租车需求大一些”。
从一键叫车智慧屏进社区、“银发车队”不断扩容,再到安心巡游车队升级发车……在上海,越来越多的适老化“慢车道”正在打通,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行百里者半九十。在不断拓展“慢车道”的同时,如何让这些适老“通道”真正服务于老年人,打通服务的“最后一百米”同样关键。
比如,部分老年人还不知晓可以电话叫车,家门口的一键叫车智慧屏不会用,这些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再比如,使用电话叫车的老年人增加后,出租车是否能快速接单,提供优质体验,也需要进一步做好调度和保障。
更畅通的适老化“慢车道”,才能真正走进更多老年人的生活。
-END-
本文来源公众号“ 新闻晨报 ”,AgeClub经授权发布,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AgeClub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