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族也拼“钱途”!中老年理财观念进阶2.0时代,四大关键词引领晚年财富路
吕子禾
2024-03-21 09:33:32
从丰富金融认知,到理财服务创新。

前言

随着新一代“有钱有闲”的中老年人群进入或即将进入退休阶段,养老储蓄、资产保值增值等财富管理需求也渐趋旺盛。

为给晚年生活增添一份保障,同时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越来越多“银发一族”开始积极加入到投资理财的队伍中。而洞察新一代中老年人群需求,提供多元化金融理财产品、优质的理财服务成为金融类企业亟待探索和开发的课题。

本文,AgeClub将从老年人投资理财的需求与特质出发,深入探究现有的金融产品和理财市场环境。为企业创造更加便捷、高效、人性化的银发理财解决方案,提供参考。

PART 01

银发族理财热情迸发,

四大关键词引领晚年财富路

1. 投资理财成银发族“新宠儿”

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与医疗水平的进步,人口平均寿命正在稳步提升。

2022年发布的《“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显示,2015年至2020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从76.34岁提高到77.93岁,到2025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的目标是在2020年基础上继续提高1岁左右。

寿命的延长意味着人的一生需要更有力的物质支撑。

图片

图源:《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2023》

退休后,老年人的吃穿用度、医疗护理、文娱旅游等都需要资金的支持,晚婚晚育人群可能还需要在退休后继续承担子女教育的费用。

安定舒适的晚年对人们的财富水平提出了要求,而退休人群的收入来源却较为有限。

AgeClub调研得到,从老年人的收入结构来看,养老金是老年人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据社科院预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将于2027年达到峰值6.99万亿后迅速下降,至2035年全部耗尽。人口结构变化会导致“养老金缺口”形成,这是新一代中老年人群即将面临的境况。

图片

为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投资理财成为了当代银发族的“新宠儿”。

支付宝发布的《2020老年人数字生活报告》显示,在支付宝的各项服务中,老年人使用最多的服务是理财、社交、支付。

QuestMobile发布的《2022证券投资人群洞察报告》显示,移动端证券投资月度活跃用户规模稳居1.1亿左右,其中,51岁以上的中老年用户近年来持续增加,占比已经达到20.5%。

不难发现,“投资理财”正在成为新一代老年人弥补养老资金缺口、提升晚年抗风险能力的重要途经。

2. “银发族”四大理财需求

退休阶段的老年人收入来源和资产积累有限,针对生活保障、医疗健康、心理需求等方面,老年人对于其所投资的产品有以下几点共性需求。

(1)安全性

养老投资资金用途的特殊性,决定老年人对于资金的安全性要求极高。他们希望理财产品能够保障本金的安全,避免出现亏损的情况。因此,在选择投资标的时便会优先选择风险控制较好、安全性较高的产品。

调研显示,近四成调查对象认为安全稳健是个人养老金融产品选择所考虑的第一要素。

图片

图源:《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2023》

从当前养老金融的实际参与情况来看,居民养老投资理财的最大偏好仍是安全性较高的银行存款,占比高达71.2%;商业保险和银行理财产品位居第二第三,分别占比32.65%和25.23%。

图片


图源:《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2023》

(2)稳健性

具备“稳健性”的产品不仅要做资金安全、风险较低,还要能够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保持相对稳定的收益表现。

2023年,友邦人寿携手财联社、复旦大学联合推出《中国个人养老保障白皮书》,其调研发现,受访者对于养老资金的预期收益率有一定的要求,超过60%的受访者希望获得每年2%-3%的最低年化收益,超四分之一的受访者强调投资最少要保本,仅有少数受访者接受本金亏损。

图片

图源:《中国个人养老保障白皮书》

银行理财、部分保险产品、货币市场基金等投资标的可以帮助老年人在保障本金安全的同时,提供相对稳定的收益,通常被认为是资金稳健性较好的投资产品。

(3)流动性

老年投资理财对资产的流动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一方面,老人的日常开销需要有稳定的现金流支持;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可能会面临更多的突发性医疗支出,需要随时准备资金来应对。

《中国个人养老保障白皮书》调研显示,有68.6%的受访者将具备“保本、低风险,能够定期为养老提供一定现金流”特点的养老金融产品列为了首选。

图片

图源:《中国个人养老保障白皮书》

(4)长期投资

长期资产规划对于老年人而言是至关重要的。诸如养老保险、封闭式理财、国债等长期稳健的资产可以帮助老年人有效避免或弱化短期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为长达几十年的晚年生活提供保障。

从细分年龄段来看,根据年龄阶段不同,中老年群体内部的投资需求也存在一些差异。

AgeClub调研显示,50-70岁的活力老年群体处于退休/即将退休的状态,其收入主要是退休金及养老保险金,倾向于医疗保险、养老规划相关的金融产品。

而70岁以上高龄老人在医疗保健方面的开支占比逐渐上升,偏爱风险较小、具有稳定收益的投资工具,对理财资金的流动性具有更高的要求。

图片

图源:AgeClub

3. 银发族理财观念进阶“2.0”,风险承受能力提升

随着新一代“银发族”生活观、消费观的更新,他们的理财观念也升级迭代至2.0阶段。

理财目的方面,根据AgeClub调研,传统老年人理财往往会带着一种利他性思维,以不拖累子女和留给子女财产为主要目标;而当代老年人的自我意识明显提高,理财的主要目的也转向了提升自我生活质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图片

AgeClub《中国老年金融专题报告2021:银行篇》

理财态度方面,AgeClub发现,新老人的财商相较于传统老人而言有了明显提升。过去老年群体对于投资理财大多一知半解,甚至会因为金融诈骗的存在而对理财行为本身产生排斥心理。

而今,随着新一代中老年人群“触网率”大幅提升,理财教育逐步普及、信息获取渠道趋向多样化,中老年群体的金融素养也有了显著提高。他们对于理财的态度正逐步实现从“不懂、抗拒”到“知道自己有理财需求、并愿意去学习和尝试”的转变。

图片

图源:AgeClub《中国老年金融专题报告2021:银行篇》

投资理财的风险偏好方面,中老年群体在养老投资理财中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意愿均有所提升。

养老金融50人论坛最新发布的《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2023》显示,近年来我国居民将“确保本金安全”作为长期投资目标的占比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将“追上通货膨胀”作为长期投资目标的占比呈整体增加的趋势。这进一步说明,“银发族”对晚年理财解决方案提出了更丰富多元、更加专业且个性化的综合要求。

图片

图源:《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2023》

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不能接受投资亏损的人群占比正在明显降低,已经由2020年的43.8%降低至28.01%,人们对于养老投资的风险承受能力受财富水平、认知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正在逐步提升。

图片

图源:《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2023》

值得关注的是,老年人群中,60岁以上老年人的养老理财或投资风险承受能力仍较低,不能接受亏损的人数占比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

图片

图源:《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2023》

PART 02

三大机构挑大梁,

产品创新待发掘

老年人投资理财的核心是养老金融产品。养老金融产品根据金融机构主体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保险类、基金类、储蓄类、理财类等。

1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

“丰富发展养老金融产品。支持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发展养老金融业务,提供养老财务规划、资金管理等服务。丰富个人养老金产品,推进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和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工作,加强养老金融产品研发与健康、养老照护等服务衔接。”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2022年底,我国人社部宣布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实施。

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显示,截至3月20日,个人养老金四大类产品共计743只,其中,储蓄类产品465只,基金类产品185只,保险类产品70只,理财类产品23只。

图片

图源: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

从个人养老金包含的产品类型可以看出,当前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这三类金融机构主要承担着养老金融产品设计、发行、管理等职能。

本文将对理财系、保险系和基金系中与老年理财息息相关的产品进行梳理归纳。

1. 银行理财

作为中老年人熟悉度、信任度最高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在老年人理财活动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

上文提到,在居民养老投资理财的调查中,参与度排名前三的产品分别是银行存款、商业保险和银行理财产品。其中,超七成调查对象持有银行存款,超过四分之一调查对象持有银行理财产品。

储蓄存款方面,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在同类项目的前提下,60岁以上老年人可享受更高的存款利率。其中,老年专享利率最高可达2.35%,而根据中国工商银行最新披露的利率表,同类存款的利率为1.95%。

图片

图源:中国工商银行官网&中国工商银行手机银行

银行理财产品方面,该类产品风险等级集中在R1、R2、R3,亏损概率较低,利率高于普通的定期存款,并且多采用分段计息,随时可以进行产品的申购和赎回,满足了老年人对于资金的增值与流动性的需求。

以目前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为例,其年化利率平均可达4%,老年人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对应投资期限的理财产品。

图片

图源: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手机银行

值得关注的是,在设计相关金融产品之外,多个银行还在线下进行了网点适老化改造、组织宣传讲座、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等工作,增强了老年客户的粘性。

2. 商业保险

在我国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中,保险机构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比于银行、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保险机构具备长期风险管理经验,其大范围覆盖的机构网点和庞大的代理人团队为它的产品设计、资源链接带来了优势。

资管新规“打破刚兑”的影响,银行理财、货币基金等产品均存在本金亏损的风险,老年投资者在寻求兼具安全性、收益性、稳定性的金融产品时,保险因其独特的保障功能和稳健的投资回报成为了最优选择。

《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2023》数据显示,近三成的调研对象在进行养老理财时配置了商业养老保险。

在风险防范功能上,医疗保险、意外保险等产品最大程度帮助老年人减轻了重大风险对其生活造成的影响。目前针对老年人的商业保险产品仍以意外险和健康险为主。

图片

平安好生活产品页面

在资产增值功能上,除了传统的保障型产品,保险企业还推出了多种投资型保险产品,如分红型保险、万能保险等。

图片

图源: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官方网站

这些产品既具有保障功能,又能实现资金的增值,可以有效帮助老年人实现财富的稳健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保险+”已经成为未来险企发展的新趋势。

目前,已经有多家保险企业开始布局居家养老服务赛道。AgeClub认为,老人居家养老服务的消费意识尚未充分打开,居家养老服务商、险企的布局均处于初级阶段,该赛道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和发掘空间。

图片

图源:太平通APP

3. 公募基金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数据显示,截至1月底,我国公募基金管理规模达到27.36万亿元,管理人158家,产品数量达11602只。受托管理各类养老金规模超 4 万亿元,占我国养老金委托投资规模的50%以上。

经过二十余年的积累,公募基金已经成长为居民理财和养老金融的中坚力量。其凭借专业的管理团队、严格的监管机制以及相对稳健的投资回报,赢得了众多老年投资者的青睐。

2018年,中国证监会首次推出了养老目标基金,这些基金采用FOF形式,依据风险水平的需求采用目标日期或目标风险策略进行投资。

AgeClub整理公开产品信息发现,相较于普通基金而言,养老目标基金表现相对稳健,回撤较小,但投资期限相对较长。

图片

图源:支付宝产品页面

蚂蚁财富调研显示,21%的年轻一代认为投资期限长将是投资者投资于养老目标基金的障碍。另外,养老目标基金在热门交易平台上缺乏知名度,也将成为金融机构需要面对的挑战。

图片

图源:《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

PART 03

银发理财市场规范发展,

服务升级势在必行

1. 金融理财APP适老化升级进行时

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40-59岁网民群体占比由2022年12月的33.2%提升至34.5%,60岁及以上网民群体占比达到13%。

图片

图源: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随着我国老年人触网率持续攀升,金融理财类APP在老年人群体中的使用频率也呈现出显著增长的趋势。QuestMobile 2023年4月调查数据显示,金融理财APP的用户中,46-50岁人群占比超10%,51岁以上人群在所有年龄段中占比最高,达23.2%。

图片

QuestMobile《2023金融数字化发展洞察报告》

老年人触网率大大提升,但数字化应用的流畅使用仍然是老年人的痛点之一。阿里云2022年发布的《银发族数字化产品适老化研究蓝皮书》显示,近九成银发族在使用智能手机时会遇到障碍。

2020年12月,工信部宣布将在2021年开展《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方案》。其中,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交通银行五家银行类APP进入首批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APP名单。

图片

工信部《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方案》

截至目前,金融理财APP的“适老化版本”已经实现基本覆盖。支付宝、同花顺、中国工商银行、浦发银行、中国人寿、平安好生活、中信建投等APP均推出了适老化操作界面。

以支付宝为例,其“长辈模式”上线于2021年,该模式下,APP字体图标加大,操作页面简化,并且还去除了一些老龄用户不常用的功能及营销推送。长辈模式下,理财首页会主要推荐稳健性、流动性强的投资标的以及专为老年人定制的金融产品。

图片

中国工商银行的“幸福生活版”相较于标准版字体、图标更大,操作界面更加简化,为用户提供了一键直达人工服务、语音操作等的入口。另外,“幸福生活版”首页还为老年客户提供了适老化线下网点推荐、快速转账、生活缴费等常用功能,大大降低了老年人的信息处理难度。

图片

2023年12月,工信部印发《促进数字技术适老化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年底,数字技术适老化标准规范体系更加健全,数字技术适老化改造规模有效扩大、层级不断深入,数字产品服务供给质量与用户体验显著提升。

未来,为帮助老年人在理财过程中顺利迈过金融“数字鸿沟”,金融理财APP适老化改造相关工作仍有待优化。

首先,APP的适老化操作版本普及不够充分。《银发族数字化产品适老化研究蓝皮书》的调查结果显示,总体来看,银发族对于适老化版本的认知度较低,仅有27.1%的老年人对此有所了解。

图片

《银发族数字化产品适老化研究蓝皮书》

另外,适老化版本与标准版的区分度仍有待加大。《银发族数字化产品适老化研究蓝皮书》调查结果显示,在已经对适老化应用有认知但未选择使用的银发人群当中,因为前后版本差别不大而未使用的人群超过一半。

图片

《银发族数字化产品适老化研究蓝皮书》

在产品设计的改进上,《银发族数字化产品适老化研究蓝皮书》中采用卡片分类法,将用户痛点推导出的机会点按照产品设计的维度进行了重新聚类,在功能/内容和界面/表达两个维度上得出八大原则,为金融理财应用的适老化改造提供了参考思路。

图片


《银发族数字化产品适老化研究蓝皮书》

2. 中老年群体亟需投资教育,理财知识付费成新商机

当前,随着科技的发展,诈骗手段不断翻新,老年人遭遇金融诈骗的现象也较为常见。

《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2023》调查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上当受骗的风险最大,达23.87%,50-59岁人群次之,达17.49%。

图片

《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2023》

老年人在金融理财方面频频受骗、“掉坑”,遭受不必要的损失。究其根源,主要在于老年人普遍缺乏金融知识,加之其信息获取渠道有限,导致信息差出现,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在此背景下,金融素养的提升就成为了老年人迫切的需求。

(1)投教内容助推品牌建设

生动、接地气的理财知识讲解和专业高效的传播策略,是提升银发投资者风险识别能力、对用户进行市场教育的重要一环。

当前,国内金融机构在投资者教育上采取了多种方式,如投资知识讲座、投资风险评估工具、投资者权益保护宣传等,帮助投资者提升金融素养之余加强了投资者对于机构的信任度,有效提升用户黏性。

AgeClub观察到,我国已有大批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等机构借助其特有的资源保障成立了专属投教基地,产出原创投教作品,推广金融理财知识。

图片

机构投教基地账号(不完全统计)

值得关注的是,老年人群喜闻乐见的短视频、情景剧等均成为了投教内容的载体。

第一财经调研显示,我国头部金融机构一年可以生产数百部原创投教作品,平均每家公司总部配备3-4名专职人员,开展各项投教工作,内容呈现包括了直播、推文、情景剧、微电影等多种形式。

从现有作品来看,金融机构的投教作品种类丰富,覆盖到了老年人常用的抖音、快手等多个平台,但整体的阅读量、播放量并不理想,在针对老年人群的内容创新、运营推广上仍有待优化。

图片

图源:抖音&快手

另外,国内已有不少媒体开始关注投教内容的产出。例如,21财经的APP中特地设置了“投教基地”板块;新浪财经在2018年创办我国首个富有媒体属性的投资者教育培训学院——新浪理财大学。

整体来看,我国老年投资者教育的进行仍处在起步阶段,“老年友好”型的投教内容仍有待挖掘。

(2)养老财富焦虑带来知识付费新商机

银发投资者理财教育需求显现,专注多元化、场景化的投资者教育平台或可成为未来老年人群知识付费的主要方向。

当前,我国市场的相关企业正在不断涌现。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上万家与“理财培训”“理财教育”“财经教育”相关的企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包括启牛学堂、微淼商学院、长投学堂、习财社等。

量子之歌旗下的“启牛学堂”专注于投资者金融素质的培养,其产品包括稳健投资课、家庭资产配置课、金融防骗课等课程。

图片

量子之歌官网

长投学堂推出的课程包括保险、股票、基金、REITs投资等方向,课程价格从几十元到两千元不等。

图片

长投学堂APP课程介绍页面

目前我国线上理财教育课程并不稀缺,但整体来看,仍以投资风格、金融产品为课程设置依据居多。老年人若想学习养老所需的完整金融理财知识,需要花费较多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在已有课程中做出选择,针对老年人群的理财课程仍有待补充和优化。

3. 理财规划服务有待补充,“金融+”助力银发赛道增长

面对金融诈骗,除了理财认知的缺失,心理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也是老年人频频上当的关键原因。

随着年龄增长,许多老年人面临着孤独、失落和价值感缺失等心理困境。此时,一些不法分子投其所好,细致入微地帮助老年人进行“养老财富规划”,在心理关怀和物质财富的双重诱惑下,老年人很容易就进入了金融诈骗的圈套。

因此,在产品设计仍处在初级阶段的背景下,积极开发和拓展“金融+”产品,同时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多元、个性化的理财服务,成为了当务之急。

其中,为投资者提供理财咨询、养老规划等服务将成为金融机构完善服务供给的重要一环。

规划、咨询工作需要结合老年人的个人情况为客户提供养老金、医疗保险、资产配置等方面的专业建议,结合客户的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投资标的和投资方式。

目前,我国的养老规划业务布局仍然处于从0到1的阶段,大部分“养老规划师”仍以销售性质为主。人才供给方面,虽然国内已经出现了养老规划相关的认证体系,但落实到企业中,相关岗位的任职资格仍有待进一步明确。

另外,“金融+”有望成为养老金融的主流趋势,养老服务的资源嫁接也将成为金融机构接下来的重要发力点。

当前,众多金融机构已前瞻性地布局居家养老赛道,积极与康养企业、医疗机构等形成深度链接,旨在协助老年群体在财富稳健增长的同时,满足医疗问诊、安宁疗护、居家养老等多方面的需求,从而全面优化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美好愿景。

-END-

本文来源公众号“ 没有。 ”,AgeClub经授权发布,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AgeClub立场。

用户头像
发表文章6篇
热门文章